企業(yè)名稱:藝能星畫室
聯(lián)系人:董老師
手機:13517222872
QQ:46230910
傳真:46230910@qq.com
網(wǎng)址:www.blackwind.cn
地址:武漢市徐東友誼大道528號千禧名苑7棟
頭部基本比例
頭部的基本比例關系我們大致可以概括為“三庭五眼”,就是臉的長度大概是三個鼻子的長度,而寬度則是五個眼睛的長度,這對我們抓住大的頭部的比例關系非常有幫助。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微差,這就是個人的形象特征,有的人鼻子會長一點,有的人眼睛會寬一點,但是萬變不離其宗,人臉五官大小的比例關系也基本一致。在寫生時,一定要根據(jù)自己所處的視角的透視關系來確定頭部比例關系,切不可生搬硬套。要想畫好形,其實蕞好的辦法還是要鍛煉自己的眼力,在了解頭部基本比例關系的前提下,還要對模特多進行對比和觀察。
1、從平視角度分析頭部
總結平視時頭部的基本規(guī)律,這對其他角度觀察頭部都會有重要作用。頭高的一半處是眼睛;眼睛到頭頂距離的1/5處是眉毛;眉毛到鼻底的長度等于眉毛到發(fā)際線的長度,也等于鼻底到下巴的長度;鼻子到下巴距離的1/2處是下唇緣;耳朵的長度等于眉毛到鼻底的長度。以眼形的長度為單位,可以把臉的寬度分成五個等份,從左側發(fā)際線至右側,為五只眼形;兩只眼睛之間有一只眼形的間距,兩眼外側至側面發(fā)際線各為一只眼形的距離各占面部整體寬度1/5的長度。
2、從仰視角度分析頭部
人物頭部的基本結構會隨著觀察角度的變化而變化,形體會因為角度的原因發(fā)生巨大的改變,仰視會造成面部結構及五官形體的變化。首先,頭部下巴的部分會被拉長,腦門的高度會隨之變短,注意鼻子底線和耳朵上沿的關系;五官整體會呈現(xiàn)出向上彎曲的弧度的趨勢;頭部五官的位置會提高,耳朵的位置則會相應降低;還有就是下巴底面的面積會加大,轉折較清晰,我們也能看得比較清楚。我們要在掌握正面觀察頭部的基礎之上靈活處理其他角度的變化。
3、從俯視角度分析頭部
我們在高一點的位置觀察人的頭部,會出現(xiàn)俯視的效果,我們直觀的感覺是腦門變大、變寬了,而下巴卻變短、變窄了,感覺頭部整個形體向下收進去了。俯視的角度,我們要注意眉毛和耳朵上沿的空間關系;從側面俯視觀察模特,特別要注意鼻子和耳垂的空間關系,眼睛和下巴的空間關系;俯視角度的半側面是比較難表現(xiàn)的,我們不僅要注意五官排列向下弧度的特點和趨勢,還要格外注意五官之間形體所形成的角度關系,這也是幫助我們檢查形體準確與否的客觀依據(jù)。
4 正側面
平視透視規(guī)律:
一般平視、正側面頭像都保持正常的五官比例,沒有明顯的透視變化。正側面平視頭像的長寬比例由于受透視水平旋轉變化的影響,縱向比例發(fā)生變化,而橫向比例保持不變。
俯視透視規(guī)律:
由于正側面只能看到半張臉,橫向的五官透視變化不是特別明顯,但在縱向方面,與仰視正好相反,頭頂擴大,面部及五官縮短,體現(xiàn)出上大下小的俯視效果。
仰視透視規(guī)律:
由于正側面只能看到半張臉,橫向的五官透視變化不是特別明顯,但在縱向方面,頂面縮小、下頜放大、上小下大的仰視效果較為突出。
5 正面
平視的透視規(guī)律:
一般平視、正面頭像都保持正常的五官比例,沒有明顯的透視變化。
俯視透視規(guī)律:
俯視與仰視正好相反,頭頂擴大,面部及五官縮短,這就是上大下小的俯視效果。
仰視透視規(guī)律:
一般仰視、正面頭像頂面縮小,面部及五官縮短,下頜突出,體積放大,這就是上小下大的仰視效果。
6. 3/4側面
平視透視規(guī)律:
平視半側面頭像的長寬比例由于受透視旋轉變化的影響,透視影響較為明顯,幾條五官輔助線發(fā)生近大遠小的變化。
仰視透視規(guī)律:
這個角度透視影響很明顯:橫線方面,幾條水平的五官輔助線發(fā)生近大遠小的變化;縱向方面,頂面縮小,下頜放大,上小下大的仰視效果。
俯視透視規(guī)律:
這個角度透視影響很明顯:橫向方面,幾條水平的五官輔助線發(fā)生近小遠大的變化;在縱向方面,與仰視正好相反,頭頂擴大,面部及五官縮短,體現(xiàn)出上大下小的俯視效果。
7 透視
頭部通過頸部的運動,可以前俯后仰、左右轉動。隨著空間的變化及我們觀察對象時的視線高低與視角的變化,頭部及五官位置之間便產(chǎn)生了各種透視現(xiàn)象。如頭前俯,則頭頂擴大,面部及五官縮短,下頜面比例加大。頭的不斷轉動便產(chǎn)生了各種透視弧線的變化。
把握這些透視變化,我們首先應確定頭部中線、五官輔助線,再以此出發(fā)去把握頭部運動規(guī)律。在把握這一規(guī)律時要注意以下幾點:一是掌握透視變化規(guī)律,如近大遠小,視線以上的東西近高遠低,視線以下的東西近低遠高等;二是了解頭部的結構連貫性,頭部運動引起結構透視變化,要依靠結構輔助線從中找出變化規(guī)律;三是視覺位置的判斷力要準確,觀察整體透視視角,推斷出變化的透視幅度。只要把這三者把握好,無論頭怎樣運動,都能從中尋出一定的規(guī)律。
8 .透視范例
這張作品中模特額頭的形體比較飽滿,要注意分析額頭部分的透視關系,該“轉”過去的結構要處理得能“轉”過去,這些都要通過準確的透視關系表現(xiàn)出來。
3/4側面素描頭像的透視關系會比較復雜,要盡量把握準確,否則遠處的臉會翻”過來,嚴重影響頭部形體的準確性和空間感。
注意五官結構的輔助線應該是基本平行的,這樣才能保證五官的透視是在同一視點和角度上,五官和面部其他結構的透視關系應該保持一致和統(tǒng)一。
注意臉部側面結構也應基本保持一定的平行關系,否則就會產(chǎn)生正面的五官和臉的側面脫節(jié)的現(xiàn)象,這樣的錯誤是非常明顯的,我們需要特別注意。
9 構圖
構圖也就是我們經(jīng)常提到的畫面經(jīng)營位置,這一步是在畫素描頭像之前首先要解決的問題,也是非常重要而關鍵性的問題。
1. 從視角來說:在訓練過程中,應有意識地從仰視、平視、俯視及正面、側面、四分之三等不同角度進行訓練。
2. 從媒介來說:應有意識地對短發(fā)、披肩長發(fā)、辮子、帽子、眼鏡、胡子、圍巾等輔助物的形式進行訓練。
3. 從規(guī)律來說(以考試用紙為準):
八開紙通常上面留出1.5—2厘米,頭像高度為22.5厘米左右。
四開紙通常上面留3厘米,頭像高度為25厘米左右。
在構圖中,通常情況下,頭部視線前方都要留出相對較多的空間,后方的空間可相對少一些。當然此規(guī)律也不是一成不變的,比如遇到表現(xiàn)女性長發(fā),梳馬尾辮和四分之三側面角度的表現(xiàn)時,頭部可適當往前移,緞帶辮子留出一個相對合適的空間,以此來保證畫面中頭發(fā)作為一個蕞重的色塊在畫面中上下左右及大小的視覺不衡。
強調畫面構圖的完整性。能從經(jīng)營作品的高度去控制調整畫面,避免在動筆之前欠缺主動的整體觀察與思考,消極、惰性地對待肖像與畫面之間的關系,欠缺整體的布局與安排,以致造成構圖上諸多的弊端。
原則上人物安排于畫面視覺中心,大小適當,以保持畫面平衡,注重人物頭、頸 、肩整體在畫面中的關系。避免過偏、過滿、過空等現(xiàn)象。